【学悟见创】新“镜”界,新“尾”来---内镜下也能治疗阑尾炎小内镜大作为 ![]() 说到阑尾炎 大家的第一反应 可能是“割掉就好了” 阑尾切除术 一直是治疗阑尾炎的传统手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阑尾炎患者又多了一种治疗方法 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ERAT)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位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的全县医疗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诊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朱宝欣在介入放射室联合麻醉科共同协助下,全程穿铅衣,造影、肠镜同时进行,术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内镜下见阑尾开口充血明显,插入造影导管,推入碘海醇造影剂,给予阑尾造影,行阑尾冲洗,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及粪石流出,并给与支架置入,操作完毕,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疼痛较前明显缓解,目前已康复出院。 ![]() 阑尾是人体免疫器官,现代医学对阑尾有了新认识,阑尾炎参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可归为中枢免疫器官,另有研究阑尾能分泌生长激素与消化酶,参与内分泌和脑肠轴功能。阑尾炎切除术至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随着微创理念及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愈加微创,许多器官无需切除,得以保留其功能。 ERAT是一种简便、无创、无疤的内镜下微创手术。通过插管、造影、冲洗、引流等操作,达到快速降低阑尾腔压力,消退炎症的目的。该法不开腹,不切阑尾,通过解决急性阑尾炎的病因,来达到治疗阑尾炎的目的,并完整保留了阑尾及其功能。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阑尾炎而未坏死穿孔者,均适合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阑尾粪石梗阻急性阑尾炎、阑尾炎反复发作、阑尾化脓腔内高压、阑尾腔局部狭窄、阑尾穿孔脓肿局部包裹等。 对于复杂情况下穿孔引起腹腔感染、肠道下端狭窄肠镜通过困难以及不能耐受内镜检查者,无法行肠道准备者不适合本手术。 1.内镜下阑尾腔插管:充分的肠道准备可有效减少ERAT操作时间,通过内镜前端透明帽帮助下,推开Gerlach`s瓣(黄箭头),进行阑尾腔插管。当导丝及导管插入后,可见脓性分泌物流出,进行阑尾冲洗。 3.球囊或网篮取石术:通过内镜下球囊导管或取石网篮,将粪石取出。 4.塑料支架置入及脓液引流:充分取石后,置入塑料支架行脓液引流及进一步阑尾腔冲洗。X线下观察阑尾腔支架位置及形态。放置的支架于术后一月肠镜下取出。 1.恢复快:患者可立即恢复日常活动,避免手术切口疼痛。 2.创伤小、无疤痕:操作快捷,方便、初步显示,患者无出血/穿孔及阑尾脓肿形成等风险。 3.保留阑尾完整:保留潜在阑尾生理功能。 ![]() 专家简介 朱宝欣,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室主任。擅长消化内科各种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断与治疗,熟练开展胃镜、肠镜检查及各种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ERCP、ESD等。 坐诊时间:周三 咨询电话:0539—5021596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