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  尚德  求是  创新
值班电话:0539-5022014
弘扬尊老敬老美德    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新闻详情

这份职业是光荣的

作为一名“菜鸟”护士,来到急诊科,已经半年有余,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在为患者治疗时,有过被患者拒绝的尴尬,有过被误解而遭来平白无故的指责。经历那么多不甘,但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压力而变得麻木不仁,变得惧怕工作。虽然我有时遭到患者误解的委屈,但我深知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们所服务的每一个对象都是需要我们耐心帮助并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的患者。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是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或悲或喜或感人或让人摇头叹息。如果疾病和伤害是凶残敌人,那么我们这里的医生护士更像是披着白色战袍的战士,这里的战斗随时打响……

清楚的记得那是20181220日,是我来到急诊科的第三天,那一天我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姐上抢救班,急诊科像以前一样一贯的忙碌着……抢救室墙上时钟的指针指向十一时,接近中午了,可天空依旧阴霾着脸,空气里夹杂着呛人的气味,街上的行人来去匆匆,捂着厚厚的口罩,似乎多一分钟都不愿意逗留。而急诊科依旧人头攒动一片热闹的场景。大量的患者因为天气的原因留在输液室输液,监护室里的呼吸机在不知疲倦地喘着粗气,监护仪上的绿色数字也在不停地跳跃,一个个行色匆匆的白色身影在抢救床前紧张地穿梭。

“滴~嘟~滴~嘟~”120急救车的呼啸声愈来愈近了,楼道里传来了嘈杂的脚步声,“大夫…大夫…”未见病人,先闻其声,分诊姐姐早已迎了上去。满头大汗的家属焦虑的叙述着患者的情况,老人独自生活,3天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1天前视物出现模糊、2小时前意识不清。“血压 78/49mmHg   、呼吸 38 /分、 心率 130 / 体温 37℃ ”护士姐姐汇报生命体征,“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液泵快速给予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留取血标本”内科当班医生一边检查病人一边准确迅速地下达着口头医嘱,护士一边重复着医嘱,一边熟练地执行着,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十分钟后医护人员已经陪同患者做完头颅CT,胸腹部CT返回病房。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内科医生始终守护床边。化验结果陆续在回报,患者存在严重酸中毒(PH6.70Lac16.7 mmol/LBE-38.1mmol/L),其他多个脏器功能也都有不同程度损伤。老人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有着多年丰富急救经验的内科医生不由地皱紧了眉头,看来又是一场硬仗。再建液路,三路液体同时开放,碳酸氢钠、多巴胺等给予静点,医生寸步不离指挥抢救。11:45老人心率逐渐下降,护士们轮流胸外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沿着输液管注入患者身体,漫长的5分钟后老人恢复窦性心律。12:50 老人突然抽搐,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准备完毕的除颤仪在医师的一声令下立即投入使用,“200J电除颤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终于老人的生命再一次被我们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抢救仍在继续……

至今清楚记得第一次参与急诊科抢救的情形: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心脏骤停,浑身抽搐。但凭着专业,医护共同协作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拽回来,看着心电监护仪的屏幕,一个个平线慢慢变成规律的波动,“终于抢救过来了”,这是我脑海里立即出现的几个字,同时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一点点,那种感觉只能自己体会,这份职业是光荣的,是无悔的。我紧张的心情中掺杂着一丝害怕,全程心跳加速,但当患者抢救过来后,我真的非常高兴,那种心情没有任何一个词语能够表达,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多么伟大,我们是多么被别人需要着。

                                                                             

                                                                                    (撰稿人:急诊科 葛学芝)


分享到: